生活在农村,对于婚丧嫁娶来说,虽说是平常之事,却也体现了传统的民俗在其中!对于婚姻来说,古代又称为“小登科”是预示着一个人转变的关键节点,因此,婚礼的习俗也有很多的考究!而对于“白事”来说,在人们“死者为大”的思想牵引下,在人生最后一次仪式上,为了缅怀逝者,为了孝悌的传承,也是人们很在意的!俗话说“丧不报,孝不吊,不烧纸钱不谢孝”,这也蕴含了,丧葬习俗的一些程序和礼仪!
在古代,人们遵从着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因此,多以土葬为主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们思想的进步,为了节约土地资源,也为了倡导文明丧葬,因此,近年来,“火葬”逐渐取代了“土葬”,扎根在人们心间,不过,仍有一些偏僻的确的农村,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,土葬也是有存在的!不过,对于“火葬、土葬”之间的争论,还是要根据当地风俗文化来定!而近年来,为了不断推进移风易俗,不断的摒弃在丧葬习俗中的落后思想,农村丧葬习俗又有了2大新变化,对此,乡亲们是如何看待的呢?
变化一:推进移风易俗,摒弃丧葬陋习
在农村操办“白事”,无非是为了送别逝者,也是为了孝悌的传承,因此,在丧葬仪式中,往往村里的人会自发的前来帮忙,这也凸显了邻里之间的互助!
然而,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,攀比现象愈演愈烈,“生前不孝,死后乱叫”,铺张浪费,大操大办的现象层出,有些个别偏僻的地区,丧事成了活人们“盛宴”,花大价钱请来的歌舞表演,也让悲伤的气氛成了人们欢快的娱乐,这显然不符合“厚养薄葬”,孝悌思想的存续,因此,为了狠狠的刹住丧葬仪式中的陋习,在农村设立了“红白理事会”对村庄内的婚丧嫁娶进行制约!
变化二、倡导绿色集约化的安装模式,在农村倡导统一公墓安葬
生活在农村,对于每个家族来说,都有固定的墓地,老人过世后,会陆续安葬在指定的位置。由于时间的流逝,一代代的人员更迭,墓地也在不断的扩大,有些甚至占用了良田,这不仅不利于农业种植的开展,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,因此,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在移风易俗的不断推进下,倡导绿色安装,集约化安葬的模式,由村里规划出,用于安葬的公墓区,进行统一的安葬,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!但是,在一些农村老人看来,公墓区相互并列,分不清辈分的不同,“五服”的区别,因此,很多老人左右徘徊,不知如何选择!
综上所述,在笔者看来,“火葬与土葬”的纷争,应该以人为本的对待,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,也要符合其文化的差异,因此,还需要各地根据各自的风俗习惯,差异进行!
而对于丧葬习俗中,推进移风易俗,摒弃丧葬陋习这是人心所向,也是让丧葬习俗更加的与时俱进!而对于,推进倡导绿色安葬,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,也是可取的,不过,在划定公墓进行管理时,更需要细致更需要符合村民的所思所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