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衣节,又称“十月朝”“祭祖节”“冥阴节”“秋祭”“十月一”,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。这个节日的由来有多个传说和历史背景。
寒衣节的历史背景
寒衣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,当时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中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味着从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。因此,寒衣节也被称为“授衣节”。由于十月刚入冬,九月授衣过早,宋朝时期这一习俗被移至十月朔日。
寒衣节的传说故事
朱元璋授衣传说: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为了显示顺应天时,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“授衣”之礼,并把刚收获的赤豆、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。这一习俗被称为“寒衣节”。
孟姜女千里送寒衣: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、姜两家种葫芦得女孟姜女,嫁于范杞良。范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,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,最终哭倒长城,露出丈夫尸骨。这一故事使得“寒衣节”广为流传。
寒衣节的习俗
寒衣节的习俗主要包括祭扫烧献和送寒衣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为祖先和亡人送去过冬的寒衣,以示纪念。妇女们会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逐渐发展为祖先、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